派趣攻略网将带领大家一起认识古代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什么,希望可以帮到你。
古人说的一问三不知是指不知道

古人说的一问三不知是指不知道:一问三不知是指对事情的发生、过程与结尾都不知道,一问三不知出自《左传》。
公元前468年,晋国苟瑶攻收打郑国。郑国弱小,向齐国求救。齐王也担心晋国的强大,就派大将陈成子率兵援救郑国。
陈成子手下有个部将叫苟寅,他从一个晋国人那里听说晋国将出动一千辆战车来迎战齐国,就向陈成之报告。陈成子对他说,不要追赶零星的士兵,不要害怕大批的人马。你倒好,反助长起敌人的威风来了。
苟寅知道自己说错话,于是感慨的说:"君子之谋也,始、衷、终皆举之,而后人焉 今我三不知而入之,不亦难乎”意思是君子谋划事情,开始、过程和结果都了解清楚了才会去报告。现在我什么都不知道就进去,不是很难成功吗
一问三不知指的是不知事情的开始、发展和结果,对事情的发生、过程与结尾都不知,不管怎样问,总说不知道,一问三不知也有装糊涂,假装不知道的意思,有明哲保身的意味。
“三不知”从最初的始、中、终三方面都不知道,逐渐产生了别的意思,后来用三不知制对内情一无所知,有时指装糊涂,明代小说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说道:“桂娘一定在里头,只作三不知,闯将进去,见他时再作道理。”用“三不知”表示匆匆忙忙、冒冒失失。